墨床的製作一般跑不開磁, 玉, 竹木牙角
雖說是給墨搭配的器具
但像筆筒一樣 獨立出來一類品項
歸在文房裡面
木跟玉有單獨表現也常見有合體的手法
因為器形須符合做抬墨的比例 合體常常玉會選用到砣尾
很多博物館裡都有類似的例子 撈撈就有
一方砣尾配上各類紅木造型托上好墨
案上一道文人雅士的風景成型
這方墨床 紅木彎腳做的跟家具同味
細腳撐動物的手法我喜歡
左右深挖的花朵剛好用來散出墨香
嘿嘿 做這墨床的人
有意思
墨床的製作一般跑不開磁, 玉, 竹木牙角
雖說是給墨搭配的器具
但像筆筒一樣 獨立出來一類品項
歸在文房裡面
木跟玉有單獨表現也常見有合體的手法
因為器形須符合做抬墨的比例 合體常常玉會選用到砣尾
很多博物館裡都有類似的例子 撈撈就有
一方砣尾配上各類紅木造型托上好墨
案上一道文人雅士的風景成型
這方墨床 紅木彎腳做的跟家具同味
細腳撐動物的手法我喜歡
左右深挖的花朵剛好用來散出墨香
嘿嘿 做這墨床的人
有意思
麒麟做在玉上的表現除了圓雕外
印象中比較容易碰到的除了送子麒麟的牌鎖片一屬外
就算在帶板上比較容易見到
但麒麟紋在帶板上出現的也算是少數
古傳麒麟可吐火 大部分可以見到的麒麟身上都有火焰紋
常見的作法都是側頭或坐或行 如故宮玉器中冊p213那類
說實話見過的工及造型就如同p213一樣 十之八九實在無法讓人把他們看做是神獸
其實麒麟紋帶板是等級很高的紋飾
洪武明會典規定公侯伯及駙馬以麒麟作為補服圖案, 不在正常品秩裡面
所以麒麟的帶板紋飾一般很少 而且能帶的人身份可能都有限制
帶板量大 一般的紋飾在市面上根本不難找
收的人多 好玩也就在其紋飾特不特殊
麒麟紋內有一類飛天麒麟的作法
在麒麟紋中百不存一
如果頭是正面的紋飾 通常種工都很好
跟一般的麒麟紋比
那對翅膀就是襯托出神獸兩字出來的傢絲
朱由木夫妻墓中曾出土過一條飛天麒麟玉帶
朱由木為明代藩王 由此可知飛天麒麟配戴的人可能有其特殊性
朱由木已是明中晚期的王爺 該條玉代具備了明中晚期的特徵
除麒麟身外 頭部跟其他地方的手法都跟筷子龍作法很相像
說實話這一條的表現手法也不過是飛天兩字有其特殊性
不過一旦麒麟把頭轉過來 那神韻又是完全的不一樣
通常這種造型常常是偏早期一點的做法
看
跟歐洲的龍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不是有相互影響的地方?
到底是西方的龍影響到東方
還是東方的神獸啟發了西方
是不是可以來作篇文章
有搞頭 哈哈哈
2017/8/19重寫於白玉樓 FB
挑了幾件東西託好友照了照看看是不是年底做份日曆來送, 呵呵 是不是拍的比我好?
上週追蹤了一個多月的一個帶版, 運回開箱的當時, 被好友的朋友攔胡了, 雖然說東西也不是一定要, 但畢竟追了一個月期待的等詳細尺寸等她的相親大頭照, 台灣米也換了大陸米在等著, 等了一個多月最後連她的三圍都不知道, 中年男人難得的重溫了唸書時那種在舞廳等了一小時連小手的摸不到的失落情緒, 漫延著一週也懶了摸點玉, 連紅爺跟我說的一對水蛇腰好皮膚可以放在妹妹小手上的鐲子都提不起精神去摸一摸看一看, 想到開車就覺得累很大, 見到好友幫我拍的帶版照, 又想起其他帶版……..
連同衣冠禽獸官服的分類
大多人把鶴歸到文官一品麒麟被歸到武官一品
不過明清的禽獸歸類其實有點不大一樣
中古帶版不談
大量各式帶版作為代表明代一種身分代表性的物件
蛛絲馬跡跟紋飾最好朝明史輿服篇去找
鶴在衣冠禽獸的分類裡大家的共識是一致的
清代一品武官的圖案是麒麟不過到了明代就是獅子了
我們來翻一下明史
明史卷六十七 志第四十三 輿服三
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鷄,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𪆟,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這裡直接點名麒麟紋在明代不入品秩使用
直接是有祿位的人才能用
而景泰四年時發佈了令錦衣衞指揮侍衞者,得衣麒麟。錦衣衛幾個頭頭的衣服開始可以有麒麟紋飾
明史中規定只有一品官以上才能用玉帶, 以下品秩是使用其他材質
不過這個規定好像之前有人研究過在明代中後期以後並沒有被嚴格遵守
可能這是導致玉帶上的紋飾眾多的一個原因
不過使用歸使用紋飾的代表在明清亂用可是要掉腦袋的
只要不侵犯到官方的規則 有句話有錢就任性…..
其他眾多的花花草草紋飾, 不當官的人用的帶版紋飾….也許吧
跟鶴帶版一樣 鶴有粗糙傻鶴型的有精工好種類的壁壘分明
麒麟也多見有側頭身粗糙一般型的跟精工通常帶有其他東西兩種
常見的作法都是側頭或坐或行 如故宮玉器中冊p213那類
p213那頁實在無法讓人想把它跟神獸扯上關係
古傳麒麟可吐火 大部分可以見到的麒麟身上都有火焰紋
這件是飛天麒麟 身上不是火焰紋而是直接出現了飛翅
明史上輿服篇並無討論這類紋飾使用的主人
跟一般的麒麟紋比
那對翅膀就是襯托出神獸兩字出來的雞絲
1982年明益定王朱由木夫妻墓中曾出土過一條飛天麒麟玉帶
朱由木為明代藩王
明清兩代對於什麼身分該用什麼樣的紋飾有極其嚴格的規定
由此可知飛天麒麟配戴的人可能有其特殊性
管他哪些文獻紀載的紋飾大家猜來猜去的歸誰用
這一條玉帶直接給使用人的定了調
不過朱由木已是明中晚期的王爺 該條玉代具備了明中晚期的特徵
除麒麟身外 頭部跟其他地方的紋飾與手法都跟晚明筷子龍作法很相像
大家有興趣翻一翻
中國隋唐至清代玉器學術研討會p328/329或google調下圖看看
這裡附上一張
明末的種工也就是那樣
還是這種早一點的體態看起來舒服
種也舒服工也舒服
還是正面的
這部動漫圍繞著一個小孩, 圍棋及一個日本古代平安時代棋手藤原佐為靈魂的故事
帥帥阿飄的中段還有個歷史人物本因坊秀策
一真一假寫法的吸引力
落子的手勢
造就了多少小孩對黑白子產生了興趣
下圍棋 修腦修身修性
不知道學英文可不可以出一個卡通片鷹蚊王來看看
以麒麟為主體的帶板並不少見 見過的就有好幾打
但奇怪的是工好的其實不大多 印象中就兩兩三三件
記得幾年前古玩虫寄來一件法國出來的麒麟五毒跎尾
那時內心天人交戰了 其實也不用交戰很久 東西就不知飛到哪去
這類東西考慮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數年後又在三變的手機裡看到了一隻TMD得又大又漂亮的麒麟
也不知道專留宋遼金元的他那根經沒喬好
硬是要養著那隻麒麟
所以我一直想找一隻帶漂亮翅膀的麒麟帶板
這不就見到這隻大的
買了堆飼料好說歹說留下了他
三變不讓我配對
我也不給他成雙
嘿嘿
擺了盤黑白子盤著麒麟王
果真有如神助
帶板中的跎尾
是一套帶板中最受人注意其中兩件
除了比較大之外
在佈局中的渲染力因空間的關係較之排方或圓桃更強烈
特殊紋飾的帶板現在很難找
百年來散落在全世界的帶板
瞬間在幾年內回留至大陸
這類跟官扯上關係的玉器
量又大 炒作的好標的
要找到一件不難
要找一件跟別人不大一樣的紋飾現在有困難度
不湊巧 玩金石的又特愛少見的
我之前的鶴帶板都傾心迷戀於佑哥的甜言蜜語下
喊都喊不回
曾有幾次問到願不願意讓他們回老家
從佑哥情深款款看她們的眼神裡就知道
這輩子要再找鶴小老婆 外面找有
他那邊沒門
她是在塞納河畔邂逅的小鶴
難得找到一件可以跟閣有天珍劉老大尬鶴的東西
這次說啥也不讓她單獨走出門
那天再跟partI, II的姊妹約出來喝喝咖啡就好
腦細胞想破了十顆
想不到把花變成荔枝蛺蝶變成龍的好詞句
姑且借之一用
對特殊帶板的迷戀強烈的高過一流牌子
自始就是當系列品項在對待
尤其在一些不常見的紋飾內
常會找到遺落的歷史
在拍賣上牌子一舉一落的過程中
如果某件東西的落槌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或是高出均價許多
亦或是整場的最高價
那換來的會是滿堂的掌聲
這件不是在大拍廝殺下來的戰利品
不過倒也博了個滿堂紅的聲音
中古的荔枝帶板
是有其特殊的規格
荔枝帶曾經在江西北宋郭知章的墓中出土一整條的金質帶板
那一帶很有名隨便找都可以看到他原始樣貌
雖說紋飾原始名稱是御仙花, 我個人覺得御仙花跟荔枝雖像但還是有不大一樣之處
不過南宋以後,“賜帶者多,匠者務為新巧,遂以御仙花枝葉稍繁,改钑荔枝,而葉極省”,因此又出現了“絲頭荔枝”、“剔梗荔枝”等新樣式。
後面的人也大多把御仙花帶板叫荔枝帶
其實並不是亂叫 如果翻一下宋史
在宋史卷一百五十三內敘述帶飾的地方有"荔支或為御仙花"的描述
我們再回過來看
郭知章官居三品是有資格配金質帶飾的
我們玩玉的人對玉帶飾會比較有興趣
宋史卷一百五十三 輿服五很清楚的寫出來
帶。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銀、銅之飾。宋制尤詳,有玉、有金、有銀、有犀,其下銅、鐵、角、石、墨玉之類,各有等差。玉帶不許施於公服。犀非品官、通犀非特旨皆禁。銅、鐵、角、石、墨玉之類,民庶及郡縣吏、伎術等人,皆得服之。
其制有金毬路、荔支、師蠻、海捷、寶藏,方團二十五兩;荔支自二十五兩至七兩,有四等;師蠻二十五兩;海捷十五兩;寶藏三十兩。惟毬路方團胯,餘悉方 胯。荔支或為御仙花,束帶亦同。金塗天王、八仙、犀牛、寶瓶、荔支、師蠻、海捷、雙鹿、行虎、窪面。天王、八仙二十五兩;犀牛、寶瓶自二十五兩至十五兩, 有二等;荔支自二十兩至十兩,有三等;師蠻自二十兩至十八兩,有二等;海捷自十五兩至十兩,有三等;雙鹿自二十兩至四兩,有九等;行虎七兩;窪面自十五兩 至十二兩,有二等。束帶則有金荔支、師蠻、戲童、海捷、犀牛、胡荽、鳳子、寶相花[三]寶相花「相」字原脫,據本條註文和岳珂愧郯錄卷一二補。荔支自二十五兩至十五兩,有三等;師蠻、戲童二十五兩;海捷自二十兩至十兩,有二等;犀牛二十兩;鳳子、寶相花十五兩。金塗犀牛、雙鹿、野馬、胡荽。犀牛、野馬十五兩;雙鹿自二十兩[四]雙鹿自二十兩按本段註文敘例,凡有等別的,都具列其最高和最低數,本條只有最高數而無最低數,當有脫文。有三等;胡荽自十五兩至十兩,有三等。犀有上等、次等,以牯牸為別。出黔南者,在南海之下
太宗太平國興七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詔詳定車服制度,請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以下升朝官、雖未升朝已賜紫緋、內職諸軍 將校,並服紅鞓金塗銀排方。雖升朝著綠者,公服上不得繫銀帶,餘官服黑銀方團胯及犀角帶。貢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鐵角帶,恩賜者不用此制。荔支帶本是內出以賜將相,在於庶僚,豈合僭服?望非恩賜者,官至三品乃得服之。」景德三年,詔通犀、金、玉帶,除官品合服及恩賜外,餘人不得服用。大中祥符五年,詔 曰:「方團金帶,優寵輔臣,今文武庶官及伎術之流,率以金銀放效,甚紊彝制。自今除恩賜外,悉禁之。」端拱中,詔作瑞草地毬路文方團胯帶,副以金魚,賜中 書、樞密院文臣。
這裡清楚點出幾個重點金帶四品以上才可以帶, 而玉帶就只能三品以上可以帶, 而荔枝帶就比較特殊, 內出以賜將相, 望非恩賜者,官至三品乃得服之。所以荔枝金帶如果沒到三品, 那就只能是皇帝恩賜。所以荔枝金帶在官至三品的郭知章身上是很理所當然的合制之事。我曾經看過兩塊三角玉質荔枝帶的拍賣, 不過東西以照片看並無把握, 到底玉在三品以上的紋飾為何?並沒有明確的在宋史內可以看到記載, 不過竊認為金質的紋飾應該都會有而且官品越往上應該有可能會加上神獸類
元史內輿服描述得相當簡略, 很難去了解服裝的裝飾--帶板上的紋飾有何類型, 不過做為一個馬上民族轉型為統治階級, 服飾上的紋飾應該最可能是依循前朝的模式再加以簡化, 故可以從宋史中可略窺一二, 所以要知道宋元玉帶的紋飾圖案, 宋史是一條管道, 這裡有又出現一個問題, 宋元帶板的稀少性, 比起明代, 宋元帶板少得可憐, 這可能除了玉器材料來源的稀少外, 跟其他材質的大量使用有關係, 很不幸的, 每朝每代金銀就是錢, 金銀帶殘留的數量之稀少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那玉帶呢? 身分的限制已在三品以上,除了上述的紋飾外,我們再來翻一翻宋史的紀錄
宋史卷一百五十一 輿服三 講的是天子之服及皇太子附后妃之服, 老大跟大兒子均提到使用通犀金玉帶, 他們可以用三種材料, 那紋飾呢? 我們先翻到宋史卷一百五十二 描述的是諸臣服上, "正一品,九旒冕,金塗銀稜,有額花,犀簪,青衣畫降龍,朱裳,蔽膝,白羅中單,大帶,革帶,玉佩,錦綬,青絲網玉環,朱韤、履。革帶以金塗銀,玉佩以金塗 銀裝,綬以天下樂暈。親祠大禮使、亞獻、終獻、太宰、少宰、左丞,每歲大祠宰臣、親王、執政官、郡王充初獻服之。奏告官並依本品服,已下准此。從一品,九 旒冕,無額花,白綾中單,紅錦綬,銀環,金塗銀佩,餘如正一品服。親祠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尚書,太廟進受幣爵、奉幣爵宗室,每歲大祠捧俎官、大 祠中祠初獻官服之。二品,七旒冕,角簪,青衣無降龍,餘如從一品服。"
上述一段話雖然不是說帶飾的句子,看是可以清楚的看到正一品可以有權力使用到降龍紋飾, 包含親王,從一品....都可以使用但是到了正二品降龍紋飾已經跟他們無緣了, 那降龍之上的昇龍或坐龍呢, 大家心裡應該可以為中古龍紋飾的升龍或坐龍找到合格的使用者,我們再翻回宋史卷一百五十一 在皇太子的服飾內並沒有明確提到龍型的描述, 但在他老頭的衣服紋飾描述內多次提到昇龍的使用,如在蔽膝的部分用到"升龍二並織成,間以雲朵", "錦龍褾、領,織為升龍".....,從這些敘述中我們可以推論出, 降龍最低只能一品使用, 而昇龍紋的使用更是嚴格, 如果各位大哥大姐收到中古的昇降龍別當成一般明帶板的方式處裡, 明末對紋飾的管控已經沒有那樣嚴格,更何況蟒跟飛魚和龍的紋飾是非常滴接近
江湖上在James C.Y. Watt的Chinese Jades from Han to Ching內有一件跟這件粉雷同的鏡射紋飾, 後被大英博收進去, 當年邵總認為這類紋飾不會出現在市場, 感恩他忍手, 廝殺過程中最無奈的就是不小心砍到自家兄弟, 當資料查了一遍後, 也算對得住當初的落槌後的聲音
這件是從海外坐船回來的
很久以前也是坐船出去玩
作為帶板中的一塊
除了原始用途外
民初至文革也常用於作盒面及屏風的裝飾
古器今用也讓他還有用武之處
送他們這一群出國的人當初是賣盒子及屏風給老外
殊不知叫他們回來的老中大多把盒子與屏風拆掉
這件大
做了屏風視覺更大
雖說不是鏤空技巧
一片風景在案頭也是不錯的
除夕了
大家團聚的日子
記得大大小小回去老家吃個飯
男人花送給大家
男人
明天新年
又是一年開始打拼
我非常喜歡帶板
尤其是少見的造型
再怎麼貴 也不過是塊中上等級牌子而已
牌子的氣很少比的上好帶板
特殊形制的帶板幾乎都出現在中港台固定人手上
尤其在上海浙江一帶幾個
大家都習慣了流向
當一般都還習慣以筷子龍在觀望估價值時
特殊帶板有他的隱性藏家
下了決心時 那幾位早轉了多次
我試過幾次 發現還是犀角老大說的還是對
一件不過兩三件價
十件卻換不到一件
十件明天還是十件
要追的還是那一件
話是這樣說 上海幾位還是厲害的大戶
最近會有兩對半再半砣尾流通在市面
跟好友QQ時談過個預估價
一對在上海的估價是一輛好好車了
兩對肯定是廝殺對象 半再半算是尬的
託人去看後電話來 啥米 沒一塊完整的
阿密陀佛 預估價要打大折了 這次換誰會被套住
聯絡一下 不是我認識的就好
http://tw.myblog.yahoo.com/jw!3GUxsFCcFQC.IjuMmuwWKc8o/article?mid=3395&prev=3520&next=3371&l=f&fid=10
http://tw.myblog.yahoo.com/jw!3GUxsFCcFQC.IjuMmuwWKc8o/article?mid=4231&prev=4349&next=4189&l=f&fid=16
這件是我認真去追的第二件鶴帶板
等級比閣有天珍裡劉瑞隆的那件好出好幾級
之前收過單鶴, 這件雙鶴
鶴帶板還見過有三隻四隻五隻,九隻,10隻,12隻的
只不過常見的工都很粗
心想不會這輩子給我搞個1,2,3.....9~13一條龍鶴帶板吧
找鶴不難 找這類種工同質性的難很大
不過 有夢還是最美
小雨 濃霧
我打著低檔在山路直奔
今天的高速公路閘道前多的是先行放假的人
花了不少時間在趕路
時間快被我用盡
只為了這一條龍
算是常見的筷子龍
不過現在一年也見不到幾條
沒以前常碰到
入門的一分鐘
我還在霧陣中
老婆打電話給我說有人找
對方雞哩呱啦的念一大串
心想還是趕不上嗎
換了我的手機響
啥米 撤拍........
這件是今天拍的一件東西
昨天跟今天的一場拍賣
就在昨天拍完後
月黑風高殺人夜
幾片玻璃被打碎了
一堆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拿走了
我看了下目錄
被X走的都是好出手的東西
看樣子背後應該有市場導向的人下指導棋
真的花片不拿, 假的白玉不留
整場其實也沒啥妖怪
就這件還頗順眼
一件字帶扣跟爐頂也還可以
預估不見的都是對岸的菜
各位大哥大姊
看到這件別下手啊
警察局有案底的
這下子
這場拍賣公司要賠不少了
不知道他保得夠不夠
故宮三冊玉器中冊飛龍帶板相對頁
有件穿花龍帶飾
正面 跟一般的坐龍不太一樣
這類較肥的龍型一般歸到明早期去
有元遺風 裡面的紋飾敘述看得讓人心兒怦怦跳的
那件其實來自古玉精英
傅老大給他一頁大特寫
評價頗高 說的是坐蟒圖案
龍跟蟒是五跟四的分別
一般人認識的坐蟒坐龍圖是絕對的正面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認識的都是明中後期以後的圖騰
尤其萬歷前後例子非常的多
宋元期間的圖騰是不是也是一樣還是根本就是從明中後期才有的東西
哪天來找找資料
故宮中冊飛龍帶板相對頁有件正面龍
無獨有偶的也來給上帖飛龍配件明早龍
肥歸肥
辣塊媽媽那顆頭跟整身肉感覺還真不錯
再數了一下腳指頭
哪一天去找傅老大寫個坐龍的文章也是頂好的
這件帶板是從法國回來的
特白 我已經很不會拍照了
寄給我的更不會
板指帶鉤帶板三多器物其實我最喜歡特殊紋飾的帶板
故宮玉器中冊有一雷同的
被描述為同類型中質工最好的一件
個人認為漂亮的大有帶板在 不過那段描述我特中意
帶板量多 特殊的就在這大數中顯得特別耐看
前兩個月好友通知香港一件五毒帶板被帶回上海
種工紋飾是我見過的五毒中最漂亮的
那時覺得價位有點高 等等再說
會想的東西 其實就是好東西
今天一通電話五毒轉了兩手
價位是我聽到的高兩倍再加上去
大陸都是一些什麼樣的牛人在玩.......
那價格我認識沒半個人會碰
昨天去了檜木博物館
開車過龍潭有十年之久
從來也不知道有個檜木博物館
台灣的檜木在大陸人眼中漸漸是專團來的好標的
Line聲響 20件鏤空一套
比02年北京馬神廟工商大學那套龍的還正點
因為 .....所以 ......
檜木桌眼裡變成了跎尾 椅子變成排方
器皿變成了圓桃 掛件變成了輔弼
問了 是個天價
今天早上去泡了溫泉
一區是Spa區 一區是溫泉區
一區著裝一區自然風
泡溫泉還是自然好
體無蔽物心有所屬
所以天上的雲那邊有跎尾....這邊有輔弼
就是看沒有銀子
一套看看就好
這年頭早過了當時可以玩的際遇
北京故宮 幾年沒去了
想想是不是該去晃晃看看了
前陣子新聞報了很多亞洲四小龍的報導
看了真是心酸~~
曾幾何時國力就在藍綠互鬥 政策搖擺下一點一滴消耗掉
最近的一些政策好與不好其實所有的個體戶都不應該以一己的觀點來評論
您覺得他錯 只因為我們都從"眼前"本身的利益來看待
高度不夠 廣度不足 失真越多
那些大官並不是笨蛋 政策最核心的本意錯的機會並不大
但是一些操盤手操作的手法真是粗慥的讓人失望
當大家用二進位語言時 請不要用8進位來顯示你的高度
雖然意思一樣 卻是極度OO
好好的一盤局 可惜了
高度看的高 身體卻彎不下來做 明天的台灣何去何從
前幾天大陸神舟九號發射成功
各大報頭條報導 看了一下 鮮少有對立的字眼
您在看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曾幾何時小學課本寫的水深火熱
曾幾何時萬惡的共產主義
曾幾何時大陸是個吃不飽的地方
到現在不想面對的高樓發展
到現在不想面對的巨龍崛起
到現在不想面對的西化開放
您認為他的不自由程度沒有在進步嗎
您認為他的開放程度不會更自由嗎
您確定50年後他的自由比不上美國嗎
是 大陸還是有很多問題 我們覺得很不屑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他的發展是指數型的 往正面
台灣的發展卻是踏地型 交叉點即將到來
前幾日的報紙又報導大陸的薪資跟台灣的比較
又是心酸的開始
如果藍綠不對立 如果政策是精準不搖擺
如果經費都花在刀口上
台灣是不是早就從四小龍升級成大龍
也不用在看韓劇的時候還去買一串紫水果吃
台灣 我心愛的土地啊
多加油~~
前些日子董老大約在中壢後站
他約了人看一箱貨
這四小龍又冒出來
那批貨10多年前就看過 易手多人
東西少了不少
東西隨人
對人懷念的記憶比買的衝動強烈
一箱一手的方式沒有太大興趣
這四件就當故人在陌生的角落擦肩而過
一幕幕回憶的泛黃照
那一天的早上時間 也就值得了
好友前幾天半夜連絡
他看看我看看聊聊
突然冒出說西安出了一套帶板
他晚了一天到錯過了
看了下
生坑 特殊的造型
不爭氣的心臟跟呼吸開始脫序
西安~危險的地方
追貨的結果風險太高
看著存摺內只剩下夠買泡麵活到月底的數字
他錯過了也許是件好事
我沒有太多上個良渚器的照片
無法再給大家提供全貌
東西權是別人的
我留下的同期同區物並不多
桐鄉在七八年前造路建房時出土了大量的良渚東西
當時有門有路的人 要找到不錯的木瓜種難度不高 價格也不像現在可怕
這幾年很少大型建案
朋友找了一陣
據當地的說法 青色系玉種還有機會
開門木瓜種的電話聲響趕過去時大概都轉了兩手
完全不會感受到不景氣的影響
胡人戲獅
背後腰身 一等一的綠
我可以追朔回她之前的五個主人收藏路線
這邊兩個半 那邊兩個半
十年前我就見過 那時也沒想過有天會買下
多年後 多年前 其實一眼的當下就決定了
價格只要不是另一個等級的世界 咬咬牙也就是了
放過了只是無盡的後悔
她 不是高古
卻是題目
至少10年內不變
大陸管叫這類圖形叫翼籠或飛龍
跟魚龍有點像又不一樣
飛龍其實在我心裡還有其他的圖案
不管如何 帶板裏並不常見到
帶板 我對紋飾的挑選遠高於工跟料
種通常是附加的喜悅不是優先的考量
跟帶鉤一樣現在市面上實話說兩者量還有
但要看到真的對眼的難度有
大陸抓在手上緊 回流的機會大於留在台灣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實
曾經很天真認為兩帶系列可以留下一字排開的氣勢
大陸崛起下 夢很快就泡沫化
要繼續玩 有所求必有所割捨
都是在換著玩罷了
這恐怕是大部分人現在的共同心聲~
好在大陸對於種的要求比紋飾來的高
除了幾個瘋子例外
今天早上中午晚上馬不停蹄的行程安排
看了一批再一批又接一批
很久沒見到茶壺會感動了
因為 是玉做的 還不是清代的
老婆 支領個幾年薪水可否?
這是當初在家的俏模樣
照片香港黎老大也看過
要不是當年東西多
這對東西現在不是在他家就是還在手上
老大說話了
想了再想
再想又想
總覺得前緣未了
黎老大, 您說呢? 想她不
白嫩的模樣
滑膩的肌膚
我是真想啊~
跟帶鉤一樣
帶板是大多玩玉的人必收的過程
很少人沒買過帶板
尤其帶板是以前官的配飾
大家心裡的幻想又多了一層
存世的帶板量很大 就算現在要找到一兩塊也不是什麼難事
山水堂拍完後 帶板的價格重新定位
尤其是砣尾 找到漂亮的難度很高
話雖如此
帶鉤比起圓雕動物 便宜~
一流帶板比起一流牌子 更便宜~
要保值的帶板其實玩玉的人心裡都有底
各式的紋飾都可以 但是工要精
精工跟粗工下的價位一天一地
不是大小一樣價位就一樣
玉種在帶板上佔的份量很重
除非是中古的特殊帶板 算法又不一樣
再來另一個取決價值的點在紋飾
特殊的紋飾基本上沒有什麼平常的行情
是妖魔鬼怪的特殊就有仙佛神獸的行情
數量在這類東西上並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學
一對砣尾總價可以再加倍的
早期一套整組總價計算以前是立方級數
現在也不清楚該怎麼去計算
一整年拍的出千件擺件百支如意
也不見的碰的到一組帶板拍賣
反正也多年沒見過整組的東西
這算法也不需要我去傷腦筋
大部分玩的人會考慮到流通性
種排第一 工第二 紋飾第三
倒著排回來卻是很不錯的選擇, 不考慮快速流通性
稀少性是我的第一個選擇
自己喜歡的時候就無關買賣
太常見的紋飾
雖然還是漂亮卻會膩的很快
這件只是剛好滿足三項
鶴是一品文官的服飾
遇過的鶴帶板並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文官較窮 種工大多不好
這件十朵如意雲 種工表現極佳
閣有天珍裡的也沒這件精彩
黃老大看到特喜歡 剛好他手頭帶板量特大
擺在他那我還有機會看的見
看多了龍鳳神獸人物帶板
完全也想不到帶板會有這樣讓人放鬆的魚趣圖樣
一看就讓人心境舒敞
紋飾入眼我就確定要把他買下
朵朵蓮花細工還有花苞和蓮藕
第一眼的定位就把她定在倚天屠龍記的年代
上手後背拋,主體紋飾浮出邊框,魚的表現手法
銀子還是花的頗值得
昨天天未亮開著車就往機場跑
坐了機場的第一班飛機往香港
機場銀行還沒上班 身上沒半毛港幣
去香港去拿幾件東西
跟黎老大約好了一個地方碰頭
昨天印象中香港就四個地方
機場 拿貨 茶樓 黎老大家
拿了東西後就準備去看黎老大的藏品
他在雅昌是大戶 大陸同胞到港必拜的碼頭
黎老大午餐帶我去吃的很豐盛
我都有一點煩惱他下次來台灣要帶他去哪裡
在他家裡桌上 東西是活的
帶鉤排開 一半是元帶鉤 套環還在
各式各樣 每一件都是不重複的藝術創作
幾件大帶板 大到不知道是誰在帶的
跟他約好
那件帶板王有機會想辦法讓那件成對一下
看見一件三節式帶扣
已經有五六年沒見過三節式的東西了 真不錯
昨只看了帶字頭東西心跳頻率就一直不一樣
不知道還有多少東西
對了,還有達兄最愛的元爐頂
趕了傍晚的飛機又飛了回來
不累 也好累~
這是過去拿的幾件中的一件
中古龍的做法跟明清的有很大的不一樣
立體 髮衝冠 翻來覆去 神靈活現的
大幅度的轉折扭動造就了靈氣跟神韻都很好
跟汪興祖出土的帶板很類似
大了點 白了點
書上說汪興祖那些是羊脂白玉
那比他白的不知要作如何歸屬
香江一日行
上次也是一日行
事情辦好了就趕快回家
還是自己的枕頭舒服
人說看到美女會心臟加速腦充血
我看到這件帶板時連鼻血都快噴出來
跟好友QQ時把它寄了給我
剛睡醒的眼睛放了光
分泌的垂涎比侏儸紀公園裡的那隻暴龍瞬間量還大
哪裡來的妖怪
問了好友買了嗎
想說要嘛天價要嘛不賣
可惜應該已經流去了不知道幾手
有點惋惜的託他去追看看
現在不像十年前的大環境
追貨追的到
現在追貨 難度太高了
這件帶板
年代好
造型佳
工藝種質一流
可以看的出 一級白
好喜歡